進步派民主黨人說,「自由投票法案」以及「約翰・路易斯投票權促進法案」意在回應共和黨人在其主政各州祭出的投票限制,而新推的法案只是這兩個法案的劣質替代品。
而「戰略清晰」,則是美國明確表示中國對台使用武力時的回應政策。外界關注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有學者認為拜登是「零成本」嚇阻北京。
」 南樂續稱,總統不能單方面改變美國對台政策,「2001年小布希也說過會協防台灣,2016年川普甚至跟蔡英文通電話,但他們都沒有改變美國的政策」,目前沒有實質例子顯示「戰略模糊」有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自去年一月上任以來四度公開表態願防衛台灣,並再一次在發言後由白宮官員出面表示政策無變。他重申美國並未改變「一個中國」政策,持續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希望維持台海和平穩定,又指「當美國總統想宣布政策改變時,他就會去做,但他還沒有做」。「『戰略模糊』行之有效的重點在於,有建設性的政策,但要低調地做,拜登這樣強烈的措辭會製造混亂,每次都要白宮官員澄清。」 宋文笛提到,台灣社會和政界本來對拜登政府及其所屬的民主黨有刻板印象,認為是「鴿派」、對中國軟弱,但裴洛西在北京巨大壓力下訪台,以至拜登多次公開表態,都讓很多台灣人大大改觀,「大家更有信心,美國政界對台灣的支持是跨黨派的」。
他說:「很大程度是從俄烏戰爭學習,美國對烏克蘭戰略模糊,甚至是更明確的不給安全保障、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但無法阻止普亭侵略烏克蘭。!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因此,法院裁定,由於沒有達到《人類安全法》的定義,新人民軍犯下的9起暴行只能被視為叛亂事件。
菲共指出,他們預計菲律賓武裝部隊(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AFP)以及「終結菲共地方武裝叛亂國家特別行動隊」(NTF- ELCAC)的官員將無視馬尼拉初審法院的決定,依然會繼續對恐怖分子進行標記,並持續反人民平叛和鎮壓運動。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經法院調查發現,這9起事件並未引起「菲律賓民眾廣泛而異常的恐懼和驚慌」。菲律賓法院在21日時,駁回菲國政府要求將菲律賓共產黨(CPP)以及其附屬武裝組織新人民軍(NPA)列為恐怖組織的請願。
菲律賓司法部長雷穆拉(Jesus Crispin Remulla)也說,政府將提出上訴。法院也指稱,將活動家與叛亂分子貼上紅色標籤(red-tagging),是對政府批評者的有害做法。
菲律賓武裝部隊則拒絕發表初步評論,因為尚未收到法院決議的副本。法院審查這些行為是否有如《人類安全法》所定義「致力於在民眾中造成廣泛而異常的恐懼和恐慌」。菲共也說,希望這一發展,能夠制止外界對其成員扣上恐怖主義的污名,且這也使得菲共以及新人民軍將從其他國家的恐怖組織名單中剔除。據報導,馬尼拉地區初審法院審查9起據稱是菲共所為的事件後指出,這些暴行並未引起「民眾廣泛而異常的恐懼和驚慌」。
法院要求菲律賓政府在「尊重異議、正當程序和法治」的情況下對抗菲共。法院指出,事實證明,目擊者對肇事者的辨別方式只是基於他們所穿著的服裝,而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共產黨及新人民軍成員的官方制服是全黑服裝的情況下,法院無法相信證人的身份經法院調查發現,這9起事件並未引起「菲律賓民眾廣泛而異常的恐懼和驚慌」。「終結菲共地方武裝叛亂國家特別行動隊」執行董事沙拉美(Emmanuel Salamat)表示,他們對法院做出這樣的決定感到難過,他們將盡所能地上訴。
菲律賓武裝部隊則拒絕發表初步評論,因為尚未收到法院決議的副本。法院審查這些行為是否有如《人類安全法》所定義「致力於在民眾中造成廣泛而異常的恐懼和恐慌」。
據報導,馬尼拉地區初審法院審查9起據稱是菲共所為的事件後指出,這些暴行並未引起「民眾廣泛而異常的恐懼和驚慌」。馬尼拉法院:菲共暴行只能被視為叛亂事件 《馬尼拉時報》報導,馬尼拉地區初審法院第19分院在21日作出裁決,駁回菲律賓司法部(DoJ)於2018年2月21日提出的宣布菲共以及新人民軍為恐怖組織的請願書。
菲共也說,希望這一發展,能夠制止外界對其成員扣上恐怖主義的污名,且這也使得菲共以及新人民軍將從其他國家的恐怖組織名單中剔除。馬尼拉法院在長達135頁的裁決中表示:「雖然叛亂和恐怖主義都可能涉及使用暴力,但叛亂中的暴力是針對政府或其任何部分的⋯⋯叛亂中的叛亂分子皆是以軍隊或警察等國家代理人為目標。」法院也提及:「另一方面,恐怖主義則是針對平民,目的是造成百姓異常和廣泛的恐懼和驚慌。不過,菲共仍鼓勵其成員應保持警惕。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法院指出,事實證明,目擊者對肇事者的辨別方式只是基於他們所穿著的服裝,而在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共產黨及新人民軍成員的官方制服是全黑服裝的情況下,法院無法相信證人的身份。
法院要求菲律賓政府在「尊重異議、正當程序和法治」的情況下對抗菲共。因此,法院裁定,由於沒有達到《人類安全法》的定義,新人民軍犯下的9起暴行只能被視為叛亂事件。
菲律賓司法部長雷穆拉(Jesus Crispin Remulla)也說,政府將提出上訴。當時,菲律賓司法部根據2007年《人類安全法》(HSA)第17條提交請願書,該條文要求地區初審法院作出裁決,才能正式將組織標記為恐怖分子。
菲共指出,他們預計菲律賓武裝部隊(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AFP)以及「終結菲共地方武裝叛亂國家特別行動隊」(NTF- ELCAC)的官員將無視馬尼拉初審法院的決定,依然會繼續對恐怖分子進行標記,並持續反人民平叛和鎮壓運動。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法院也指稱,將活動家與叛亂分子貼上紅色標籤(red-tagging),是對政府批評者的有害做法。」 JUST IN: A local court rejects the governments petition to decla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New Peoples Army as terrorist groups READ: https://t.co/VJK2lmdjSn pic.twitter.com/4QBG4bTadv — CNN Philippines (@cnnphilippines) September 22, 2022 《CNN Philippines》報導,法院針對此起請願案,評估9起據稱是由菲律賓共產黨及新人民軍成員犯下的暴行事件。菲律賓法院在21日時,駁回菲國政府要求將菲律賓共產黨(CPP)以及其附屬武裝組織新人民軍(NPA)列為恐怖組織的請願關係到學生選課的「學習準備建議方向」,目前網頁還停留在適用於108入學學生的111學年度,今年技高在校生的選課不知道應參照什麼。
但全教總今(23)日發新聞稿指出,這些年與技高升學制度主導機關交手的經驗,讓他們認為,主政者並未從「技高學生」角度進行各項政策研究,而是因循苟且、得過且過,導致整體技職教育的惡化。例如最近教育部技職司才開始要求各群科中心,應發展出各群科特色範例,以供師生參考。
而為了穩定高中學生學習,除大專校院系科(組)、學位學程裁撤或整併外,大專校院所公告的「學習準備建議方向」無須每年調修。儘管最終有收到教育部回應,全教總指出,教育部以因循苟且的消極態度處理技高升學,發生學檔上傳時程強碰統測日期的問題,「又有何意外?」同時建議技職司、招策會、聯合會等單位,比照高教司處理大學升學制度的規格,討論四技二專升學制度。
當時高中上傳中央學習資料庫的時間為4月底,時間相當接近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4月30日至5月1日),逼得學生大考前還得準備學習歷程,可說是蠟燭兩頭燒。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然而,普通大學端從105年開始發展這項制度,四技二專遲至111年5月才跟進,導致技職升學制度相關研究缺乏具體數據,只能依賴少數人的主觀意見,「要不是以不變應萬變,就是跟著普通高中連動,避免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教育部長潘文忠9月表示,112學年度的學檔繳交將會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分流,普高維持原本的期程,技高則在統測結束後繳交。全教總批「學習準備建議方向」停留3年前,教育部:無需每年調修 除此之外,全教總表示,有多項108課綱最簡單的技術配套持續延遲,導致技高師生瞎子摸象。全教總認為,升學制度的改變需要有相當數據做為研究基礎,因此才會呼籲各大專校院應成立「招生專業化辦公室」。
此外,教育部的「學習準備建議方向」網頁,寫的是「111學年度」,而不是「111學年度起」,全教總表示:「一字之差,失之千里」。對此,教育部回應,為提供學生高中階段學習準備方向,並引導學生選課,以及提供教師在學生課程諮詢輔導的參考,招策會與大學招聯會一致於109年5月15日,完整公告自111學年度起技專校院「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等各入學管道的「學習準備建議方向」。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長期關注技術型高中學生升學權益,包括技優制度、考試日程、報考科別、學習歷程檔案、成立招生專業化辦公室等。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延伸閱讀 大學分發缺額破萬,此時正是降低師生比、重視技職、推動教研彈性的好時機 到了德國接受教育之後,我漸漸能夠放下對於「學歷」的迷思 《學校在窗外潮本》:廣設大學很重要,執政者卻便宜行事選擇升格技術學院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延伸閱讀 大學分發缺額破萬,此時正是降低師生比、重視技職、推動教研彈性的好時機 到了德國接受教育之後,我漸漸能夠放下對於「學歷」的迷思 《學校在窗外潮本》:廣設大學很重要,執政者卻便宜行事選擇升格技術學院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